本节简介:本节主要是讲解剪辑理论中遇到和平时要掌握的一些理论。
本节课同学们做的笔记 点击播放按钮可自动定位到对应时间进行播放
角度:水平方向(正面、背面、侧面、斜面);俯仰方向(仰拍、俯拍)
景别:远景(介绍环境,展示规模和气势,开头、结尾,10秒以上);全景(全貌,持续8秒以上);中景(人物膝盖以上,3/4镜头,持续5秒以上);近景(腰部以上形象,持续时间3秒以上);特写(肩部以上部位或某一局部细微特征,持续时间1秒以上)
俯仰方向:分为仰摄和附摄,一个是低于主体,一个高于主体
拍摄角度分为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,水平方向包括(正面、侧面、背面、斜面)
除了特写以外,镜头最好停留在2.5秒以上,是人的视觉记忆
近景:腰部以上,持续3秒,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,影视作品中使用的较多
中景:又为3/4镜头,人物膝盖以上部分,持续5秒,人物有较大的表演空间,动作神态都能反应出来,影视里中景用的比较多
全景:视野比远景要小,能看清人物也能看清环境,持续8秒以上
远景:人占据画面的最小面积,呈点状,一般用于影片开头及结尾,持续十秒钟以上
景别:远景,全景,中景,近景,和特写,更细致划分:大远景,中近景,大特写
景别:远景、全景、中景(使用最多)、近景、特写。角度:水平方向、俯仰方向、运动镜头。
景别的变化原则3. 远景-全景-近景-特写 -近景-全景-远景 (融合,表现情绪起伏)
景别的变化原则2. 特写-近景-全景-远镜 (后退过渡,舒缓紧张情绪)
景别的变化原则1. 远景-全境-近景-特写镜 (逐渐过渡,情绪画展)
运镜= 推/拉/摇/移/跟/甩 (增强画面的活力感)
角度(2)=俯仰方向,分为;俯摄(镜头向下拍摄)/仰摄(突出主体气势,能把向上伸展的景物展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