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节简介:本小节主要讲解课程基础性大纲,为后期课程的学习打好一定的基础。
本节课同学们做的笔记 点击播放按钮可自动定位到对应时间进行播放
地形的竖向设计:缓坡处理,坡度小于8%;挡土墙;阶梯处理
5、道路:一级梯道≥10m,平台宽度>2m;二级连接组团,4-10m,平台宽度大于1.5m;三级组团间步行交通,1.5-4m,平台宽度大于1.2m。人行道高于车行道。人行道大于等于1.5m。车行道路要做好放坡处理,方便排水。
地形处理:缓坡、挡土墙、阶梯处理。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具体放坡形式: 1、缓坡处理,坡度小于8%; 2、挡土墙,坡度大于8%,公共空间h<1.5m,生产空间h<2m。挡土墙高于6米时,建议做退台处理。挡土墙高于2米时,上层距离边界至少有3米范围,下层至少有2米范围,不允许有建筑物。 3、坡度大于8%,规划为台阶,小于8%为平坡式放坡。 4、整个场地地块竖向高度与场地周边道路最低端高差至少0.2m,高于多年地下平均水位。
1.缓坡处理,坡度小于8%;2.挡土墙,坡度大于8%,公共空间h<1.5m,生产空间h<2m
地形处理:缓坡、挡土墙、阶梯处理。高于多年地下平均水位。一级梯道≥10m,平台宽度>2m;二级连接组团,4-10m,平台宽度大于1.5m;三级组团间步行交通,1.5-4m,平台宽度大于1.2m。人行道高于车行道。人行道大于等于1.5m。
二 道路系统 步行道路 1.一级梯道 主要是交通枢纽,包括景观性梯道 广角轴线等都属于一级梯道。宽度大于等于10m 要是有衔接的平台 平台宽度大于2m;2.二级梯道: 连接组团之间 小区之间的梯道 宽度是4-10m 同时中间要是有平台衔接 平台宽度值是在大于1.5m的。 3.三级梯道:组团间的步行交通 宽度在1.5-4m 衔接休息平台大于1.2m
场地地块的竖向高度 离道路的最低段 至少是要高0.2m 考虑到排水
坡度 8% 用地坡度大于8% 规划为台阶式 小于8% 规划为台阶式
高差值大于2m时,考虑周边化境 上层3m范围内 下层2m范围内是不能有建筑物的
如果挡土墙大于6m 虽然不建议这么做 但是没办法只能这么做 要考虑退台处理 注意 不是阶梯 可以削弱纵深感 也是考虑到安全问题 也要有美化
公共空间设置挡土墙 建议高度小于1.5m 要是生产空间建议高度小于2m 如果没办法只能做高的 那么面层处理是要注意美化的
在缓坡处理的时候 要求的距离长度是比较长的 而挡土墙就是垂直的 不需要距离
具体选择哪种方法是要根据具体位置 根据坡度系数值 大于8% 挡土墙 小于8% 缓坡处理 但是并不绝对 不是只看这个参数就决定用哪一种方式,而是也要看周围环境
地形 竖向设计 高差关系的处理方式:1.缓坡 自然放坡 2.挡土墙 3.阶梯处理 用台阶来消化
地形,竖向设计。第一种:缓坡处理;第二种:挡土墙。第三种:阶梯处理。
一、地形——竖向设计 a 缓坡处理(坡度系数值小于8%);b 挡土墙(坡度系数值大于8%;公共空间建议不超过1.5m,生产空间的高度值小于2m。);c 阶梯处理。(具体根据现场条件和功能需求)。 1、挡土墙高于6m建议采取退台的处理形式。主要是考虑两个方面——削弱纵深感受和安全性;另一个是可以结合绿化或者面层的处理。2、挡土墙上层3m、下层2m范围内不允许有建筑物,有的话要做退让处理。3、坡度大于8%规划为台阶式;小于8%规划为平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