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节课同学们做的笔记 点击播放按钮可自动定位到对应时间进行播放
后期处理的尺度:小尺度、中尺度、大尺度;在我这里风光摄影主要是中尺度。
3个月内,其中50天有空,每日看200张,就看了1万张,从1万张(每200张筛选出30张)照片中就筛选出1500张。接下来再花10天半个月时间来删照片,每天删掉200张(再看平平无奇的、同质化的),删到最后只剩下100张或50张。这个时候你的审美提上来了,鉴赏度也高了。
练习审美:天天上PX500(视觉中国)、图虫、国外网站“一叉”、Instsgram等,查找类似Daniel Kordan、Ted Gore、Marc Adamus等大神的作品(国内能学到的不到10--20个),把那些能让你眼睛一亮的作品收集保存到文件夹,
手机里建一个优秀作品收藏文件夹--大量地去上PX500(视觉中国)、图虫、外网如“一叉”、Instagram等的摄影网站上收集能让你眼睛一亮的作品(类似Daniel Kordan、Ted Gore、Marc Adamus这样的大神作品--国内的摄影师能学到的不到10-20个吧。),收藏到文件夹,每天30张,有空就看看。然后做减法,留下100多张。
1.5 前期是谱曲,后期是演奏,两者相辅相成;国际风光摄影大师们的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,用相机直出是不可能拍出来的。当然后期也有一定的尺度。
后期处理控制到什么程度合适呢?分小尺度、中尺度、大尺度。中尺度就是艺术化了,包括局部处理影调,去除杂质,适当改变色相,适当液化变形,动态模糊,甚至需要曝光合成、接片合成,堆栈合成的技巧。这种尺度是风光摄影后期的主流思路,也是普遍摄影大赛能接受的后期尺度。
通过如此选照片,你就知道找到了自己的拍摄风格和努力方向。
同质化多,看起漂亮,但又像缺少点什么东西的照片,删除,如此办法删,剩下的舍不得删的,就是最美的了,如此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。
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?大量地去看视觉中国,图虫上一些优秀的作品,手机上建一个优秀作品收藏文件夹,每天收藏30张作品。天天看照片,每天看500张中收藏30张,如此下去。。。一定要是大师作品。
中尺度后期:局部分区处理影调、去除杂质、适当改变色相、适当液化变形、动态模糊甚至需要曝光合成、接片合成、景深合成、堆栈合成、时间合成等技巧。
技术侧重技艺、技巧,勤则可;而艺术需天赋、感悟。眼高手低!
优秀摄影作品---技术+艺术。审美、内涵、格调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