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节简介:把任何一个复杂的画面进行拆解分析,会发现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,本节将会给学员详细讲解,平面构成当中的点元素相关知识。
本节课同学们做的笔记 点击播放按钮可自动定位到对应时间进行播放
点线面—点:点的形态:3线的交点、面的交点、4符号、5物体撞击的凹痕
点的视觉空间“重量”:画面正中央的点,给人稳定聚焦的感觉;正底部的点,代表稳定和静止;正上方的点,代表加强和提示;左上方的点,代表逃离;正右方的点,代表下落;右下方的点,代表保守自闭。散状分布的点,背景装饰
点的形态分布:大小、实空、浓淡、寡众、实虚、图文、抽象具象、光滑粗糙
点的视错性:同样大小的圆点,被大点包围感觉小,被小点包围感觉大。
视错觉原理:被大点保卫能感觉较小,被小点包围感觉较大。
太大的点就不叫点,叫面。亲密点会被人称为视觉单元,一般会在比较小的那个点上。下方的点感觉连成了一条线,最后一个点会给人终结的感觉。
图七,中间的点有吸引人的作用,右下角的点容易让人忽视,重要信息不要摆在右下角。
点在左上方,有逃离的感觉,像远逝的风筝。点在右边,给人一种静止、下落的感觉。
点在画面的正中心,给人很稳定的感觉,起到强调重要。点在下方,稳定、静止的感觉(海报主办方一般放最下面) 点在上方:提示加强的感觉,一般写标题。
画面的信息会有主次之分,所以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做不同的排布
太大的点不能叫点,得叫面。临近的2个点,自然而然就会给他归组,
第八张各个点的位置都不一样,视线会在各个点跳跃,如果把一处的几个点增加密度,就会出现主次的感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