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节简介:内眼线的压暗、瞳孔晶体质感提取、瞳孔反光以及瞳孔边缘形状的明确;如何更真实地改变瞳孔颜色?
本节课同学们做的笔记 点击播放按钮可自动定位到对应时间进行播放
在瞳孔里面做出月牙形白色填充,降低透明度,改为叠加图层模式,与主灯反光相对应。
瞳孔的处理采用智能锐化,调到最大值,反相蒙版,用白色画笔擦出眼球的球装质感。主和副反光点时,新建亮度对比度图层,加反向蒙版,擦出反光点,高斯模糊。
新建曲线调整图层并加上蒙版,在蒙版里面用白色画笔画内眼线,高斯模糊,再用白色画笔在眼睛内眼线出轻轻擦拭,调整图层不透明度。注意:内眼线主要在眼睛两侧,中间不要太明显。
框选瞳孔 羽化2-3 填充白色 不透明度 再来椭圆选框
锐化 智能锐化 数量最大 半径慢慢加大让瞳孔里面的质感明显
内眼线修饰:曲线,压暗白色,方向蒙版,画笔,高斯模糊,橡皮擦,空白图层。
6、瞳孔颜色修改:纯色(一半黑一半白圆圈图标)—填充颜色—图层模式:色相—通道:RGB通道—回图层—反相 Ctrl+I,取消选区,再反相 Ctrl+I—色阶调整—高斯模糊2.4—复制图层(点击蒙版位置)—色阶—图层模式:颜色—不透明度7%—合并2个图层并建组—反相蒙版—檫出瞳孔—不透明度(降低至合适)
5、使瞳孔外围更清晰:亮度/对比度 (亮度:—150,对比度:80)——反相蒙版——画笔(硬度0)沿瞳孔边缘画一圈(深色)——高斯模糊(2)——不透明度9%——橡皮擦调整